
发布日期:2025-09-20 21:49 点击次数:171
□本报记者许予朋
无法改变风,就改变帆的方向。在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激烈碰撞的当下,中国企业“出海”势头不减,且逐步实现了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从“制造出海”向“智造出海”的蜕变。
“自2024年起,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出海已经成为‘必选项’。”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郦金梁在9月13日举行的服贸会2025中国出海企业金融生态论坛上表示。护航企业全球布局,需要跨境金融不断提升服务效能,需要政策鼓励与交流合作以创造更好的出海生态。
企业出海需求与服务生态存在落差
俗话说,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尽管对于许多行业而言,境外市场是充满机遇的蓝海,约束中企大规模出海的困难也不断浮现。
从宏观层面看,郦金梁指出,贸易保护主义已从局部政策演变为系统性风险,高额关税与反倾销措施不仅扭曲市场供需,还引发全球产业链震荡与通胀压力。美元霸权地位受挑战,美联储政策波动与地缘政治干预交织,导致全球货币格局动荡。
国际商业规则、技术革命的迅速迭代,也可能成为企业“走出去”掣肘。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张伟发现,中国科技企业凭借5G通信、人工智能、新能源技术、工业软件等核心创新成果,正日益成为全球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关键力量。但部分企业对海外数据合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认知不足,致使优质技术成果无法顺利出海。还有部分企业受限于跨境资金结算渠道单一、汇率波动应对工具匮乏,利润空间持续承压。另有一些企业因不熟悉新兴市场ESG评价标准,错失重大项目合作机遇……“这些困境本质上是科技企业创新优势与跨境服务生态短板之间的落差。”张伟说。
从保险保障的角度出发,华泰财险商险承保部副总经理宋巍将企业出海常见风险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政治与政策风险,包括外汇管制、制裁关税、政府违约等;第二类是法律与合规风险,包括司法环境不确定、知识产权纠纷、合同争议等。第三类是人员风险,包括意外与疾病。第四类是财产和经营风险,涵盖财产损失、供应链中断、信用违约等。
参观者从服贸会英文标识前经过。本报记者刘梦/摄
红利归属“先解题者”
顺应出海企业需求变化,聚焦企业风险与痛点,面向未来的跨境金融服务也将不再是单一产品或单一渠道,而是多元产品、综合服务的结合。这无疑将为金融业带来新的挑战。
郦金梁认为,在当前背景下,亟须构建“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科研机构”四位一体的赋能生态,实现全链条赋能、制度对接与创新引领,以可持续发展引领全球信任,提升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与影响力。
在宋巍看来,目前保险公司的“全球保单统一管理模式”是最高效的风险保障模式。其中,由总部出具的一份“主保单”能够统一汇总并承保全球范围内的核心风险;在各运营国家、地区按当地监管要求出具的“当地保单”,能确保完全符合当地法律合规义务。主保单与当地保单通过保险公司的服务网络无缝衔接,当地保单因条款或监管限制无法覆盖的部分,可由主保单通过特别附加条款予以补充。全球保单背后,华泰财险自主开发的全球业务支持系统,能够支撑相关业务顺利落地。
此外,宋巍特别提出:“保险是有效的风险转移方案,但不是唯一的风险转移手段。”他建议,出海企业要善于利用各类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浦发银行总行跨境金融部处长浦佳骐观察发现,目前企业出海的主要机遇集中在“两盟一新”,即东盟、欧盟以及新兴市场。而“龙头带动”是产业链“走出去”的重要模式。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需要深入地探索如何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跨国资金管理。
“过去我们主要服务境内企业的‘一般贸易’,即货、钱、信息都在境内完成,银行只做经常项下的收付及配套融资。如今企业把订单、货权、资金逐步放到境外,交易主体已从‘境内出口商’变成‘境外非居民’。银行的‘战场’也随之移到境外,要直接为境外主体设计金融方案。”杭州银行(600926)跨境金融部出海业务负责人季志强介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合法合规获取境外经营数据,并对境外主体完成尽职调查、授信定价与贷后监控,成为构建跨境金融生态的痛点。
红利归属于“先解题者”。“风险与机遇,从来都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季志强表示,目前境外贸易的体量仍在增长。对于银行而言炒股融资利息怎么算,谁先建立起覆盖全球的合法数据源、评级模型和风控系统,谁就能吃到出海浪潮的最大红利。
Powered by 实盘配资排行榜_专业在线股票配资网_配资在线炒股配资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